您当前位置:品牌装修设计 >> 热点

“三维发力”打造特色思政育人新范式

发布时间 2025-04-02 06:39 -- 来源 新华网 阅读量:17327   
【导读】近年来,大冶市锚定“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”目标,围绕教师队伍建设、课程体系创新、实践平台拓展“三维发力”,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育人新范式,引导青少年在服务他人、奉献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,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 强基固本:锻...

近年来,大冶市锚定“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”目标,围绕教师队伍建设、课程体系创新、实践平台拓展“三维发力”,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育人新范式,引导青少年在服务他人、奉献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,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强基固本:锻造思政“名师”队伍

为破解思政课教师队伍“数量不足、专业不强”的难题,2022年,大冶市实施“思想铸魂”工程,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打造思政“精品课”和优秀案例26节,构建起引、育、评、激的全链条培养体系。

“救援现场的惊心动魄,让我明白什么是生命至上。”蓝天救援队皮建军的宣讲课上,学生们屏息聆听雅安地震救援故事。这位“大爱无疆”的金牌讲师,正是大冶市“大思政课特邀讲师团”的一员。

大冶一中副校长罗克松以“红烛精神”为主题,讲述自己从“遇见光”到“成为光”的历程,以“追光而遇,沐光而行”的理念激励广大青年教师。

白衣为甲的抗疫精神、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、敢为人先的工匠精神、爱岗敬业的红烛精神、见义勇为的英雄精神……大冶市打造“中小学大思政课特邀讲师团”,汇聚各领域先锋人物,定期开展巡回宣讲,将鲜活事迹融入课堂,让榜样的力量直抵人心,为思政教育注入新鲜血液。

以赛促教,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。大冶市教育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周文君提出,各学校要利用有效资源、结合学校特色,讲好“大思政课”,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。

守正创新:打造思政“金课”矩阵

大思政课是教书育人、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。2024年9月,大冶市教育局与大冶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联合推出“筑梦青春,强国有我”思政课系列微视频,将劳动教育、科学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等与思政教育相结合。

“一批批扎根乡村的教师前赴后继、竭力耕耘,让保安镇小学在教育教研方面屡获佳绩。”保安镇小学通过数次教学打磨,多学科量化分析,基于省市各级教科院专家引领建构的“一主体、二原则、三要求、四环节”“元趣课堂”教学模式逐步趋于成熟,让课堂富有趣味。

学科融合,破解“孤岛困境”。2024年,大冶市滨湖学校系统规划了公民素养、文化修身、艺术熏陶和身心健康等四大类思政课程群,并制定了爱国主义、劳动体验、强身健体、阳光心理等12个课程方案,实现“门门课程有思政味”。

名师引领,激活“头雁效应”。2024年9月26日,在“大冶市中小学精品思政课展示交流暨大思政课宣讲活动”上,大冶市实验高中的陈婵老师以《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》为题,借“顶流悟空”探讨文化出海,将网络热点融入教学,汇聚学生自信自强、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。

精品孵化,培育特色品牌。大冶市教育系统打造“一校一金课”:尹家湖中学依托法治教育基地开发《若水少年》法治课程,通过艺术与德育相结合,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;陈贵镇小学将红色故事融入劳动教育,构建“一带五成”特色课程,培育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。

润物无声:铸就育人“大格局”

“从‘独奏’到‘交响’,思政教育正在重塑大冶教育生态。”周文君介绍。

家校共育,凝聚育人合力。2024年,大冶市教育系统打造“书香满城,悦读共享”的阅读品牌,开创“1+N”每月读书分享会模式,构建了一个涵盖机关、学校、教师、学生和家长在内的五位一体读书模式,使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,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。

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,更要在社会大课堂中实践。大冶市教育系统积极挖掘本土优秀历史文化,创新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,通过馆校互动,研发系列校本活动课程,构建馆校合作、研学赋能育人模式,让思政教育在行走中“活”起来。

作为此种模式的践行者,大箕铺镇小学立足本土资源,构建“探寻家乡红色记忆”“我是小小环保志愿者”“福利院敬老孝老”“探寻家乡文化,传承非遗精神”等四大特色实践课程,让环保意识、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
“‘行走的思政课’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,从聆听者成为传承者。”大箕铺镇小学教师陈丽萍说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相关新闻 --------

每日推荐

热门文章

网站地图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投稿合作 | RSS订阅

邮箱:jokeryouxiang@163.com


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,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!

品牌装修设计 版权所有 未经品牌装修设计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;COPYRIGHT © 2008-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