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品牌装修设计 >> 热点

香港多家中小券商停业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

发布时间 2023-12-27 08:18 --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:9834   
【导读】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也是许多内地券商开拓境外业务版图的第一站。然而,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宣布停业的香港证券公司至少有25家,大多为香港本地的中小券商。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...

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也是许多内地券商开拓境外业务版图的第一站。然而,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宣布停业的香港证券公司至少有25家,大多为香港本地的中小券商。

香港多家中小券商停业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
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市场总交易量下滑、行业竞争加剧等众多因素导致香港多家中小券商关停,进而可能造成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,客户更多集中到头部券商,大型券商的服务佣金和议价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,中小型券商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。

多家中小券商宣布停业

近年来,香港金融市场在交易量、成交规模方面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现象,券商业务相应承压。激烈的竞争为中小券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,大浪淘沙中,出于对营业成本和收益等因素的理性考量,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券商纷纷选择主动停业。

记者根据香港证监会公告信息梳理发现,今年以来,至少已经有25家券商发布停业公告,其中大多数为香港本土的中小券商,包括东美证券、华邦证券这样的老牌券商。

按股东背景,在香港从事证券服务的机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:一是以高盛、摩根士丹利等为代表的国际投行和外资券商;二是英皇证券、耀才证券等香港本土券商;三是华泰国际、中信证券国际等内资券商在港开设的子公司。

市场竞争激烈是造成众多中小券商经营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。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30日,金融市场中的持牌机构总计为3236家,虽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家,但总数仍然十分庞大。从AiPO数据网统计的港股券商综合成交排行来看,摩根大通、高盛亚洲、瑞银香港、花旗环球等外资机构的身影常常占据榜单前十名的位置。

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记者表示,在香港市场,大型券商和外资券商从业经验更加丰富,资金实力更为雄厚,其凭借规模、技术、品牌等优势,不断抢占市场份额,中小券商生存空间受到挤压。

“中小券商停业现象频繁发生,未来行业内的兼并收购动作可能有所增加,这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。”余丰慧表示。

内资券商在港持续深耕

当前,超30家内资券商在香港设有子公司,持续深耕不断取得新进展。今年,华泰金控成为香港交易所认股证“窝轮”发行商;国泰君安国际持续推进投行跨境协作,机构与衍生品业务稳中有升,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27.7%。

郑志刚表示,在经营发展中,券商需适时对业务进行调整,扬长避短,收缩亏损的业务线,开拓具有潜力的新兴业务。

从香港证监会相关牌照的发放情况来看,第三季度,香港证监会共下发33张牌照。其中,第9类牌照和第4类牌照(就证券提供意见)数量较多,分别占比44%和36%,资产管理业务或成金融机构增加营收的发力方向之一。

针对内资券商在港子公司的发展,余丰慧表示,首先,应充分发挥内地母公司的优势,联动母公司的业务资源。其次,要持续补充资本,通过多种渠道融资,提升自身盈利能力,以稳定的现金流抵御风险。再次,应做好风险控制,当前跨境衍生品业务不断发展壮大,券商风险控制的水平也应随之提高。

“长期来看,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保有长期深耕的价值,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,金融市场也有望回暖。在香港市场持续深耕有利于内资券商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远。”郑志刚表示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相关新闻 --------

每日推荐

热门文章

网站地图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投稿合作 | RSS订阅

邮箱:jokeryouxiang@163.com


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,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!

品牌装修设计 版权所有 未经品牌装修设计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;COPYRIGHT © 2008-2022